张无忌抱着赵敏
嗯!很难描述起自己与武侠的关系,套句俗话来说,是「千丝万缕」没错,可是,不是紧紧包住的那种,而是有些若即若离、藕断丝连那一型的。
记忆中,最早的武侠印象,是小时候看的港剧。「天龙八部」、「杨门女将」、「十三妹」……杂七杂八的,那时候,只要是古装的港剧,几乎都与武侠有关,就连「杨门女将」,都可以看到降龙十八掌连败众高手,打得番兵一塌糊涂。
年纪太小,实在看不懂什么门道,只是呆呆的坐在萤幕前傻笑,学着里面的主题曲,哼着不成掉的调子。
再来就是到小学时期了。罗森生性好静,平常一坐就是几小时,学走路比别人慢,看报纸倒是比别人早。在这样怪异的成长历程中,开始接触到武侠小说。
最先接触到的是金庸,以金庸小说的普及度而言,这似乎挺正常的。家里长辈留有几套早年买回家的金庸小说,被找出来之后,就当作无价之宝似的偷搬回家,埋首研读。一头栽进某样事物的感觉,实在是不错,以兴奋的程度来说,有点像是张无忌抱着赵敏狂奔,那种希望路永远走不完的心情。
胃口既开,就需要更多的补给品。家里的几部藏书给翻烂了﹝真的是翻烂了,请想像某物品落入国小三年级生手中的情景﹞,再想看下去,就只好和租书扯上关系了。
家里向来不给零用钱,在这方面管得又严,进书店是常有的事,可从没踏进过租书店一步。还记得第一次租书时,提心吊胆,蹑手蹑脚,给书店老板投以奇异的目光,倘若头上再戴个安全帽,说不定当场就给报警chu理了。
租书的日子十分快活啦!除了常在店里给熟人叫名字﹝没办法,离家太近了﹞,倒是无惊无险,还常常享受偷偷摸摸的刺激感,而各种看书的手段也是乱七八糟,现在想起来是有够笨拙,像是洗澡一洗一个小时、马桶蹲上半小时、书桌上七、八本书杂盖在一起……这些手段之所以没被发现,与当事人的掩饰技巧无关,单纯只是因为大人不抓而已,想来,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这样的经验都是难免吧!
那时也不怎么会挑书,金庸小说全套看完,恰巧电视上演「蝉翼刀」,就兴冲冲地跑去租,看完之后,余兴未尽,就把奇儒的著作全部扫过,其中有和别人合着的,就依照作者名,跳到另一位作家的身上……就这样反覆进行着阅读程序。
不过,那时实在没能看多少小说。一来,一天洗澡、上厕所的时间有限,总不能天天让家里人以为睡死在浴缸里了;二来,阅读路线转入倪匡科幻系列;二来,对国小生而言,本来漫画就比小说有引诱力。
糊里糊涂升上国中,或许是年纪增长、家里开放不少权利,首次被允许买小说回家。唔!那可真是难忘的经验,虽然家里默许买书,但还是一样不发零用钱,想买小说,一切经费,自行设法。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国中生面临困难时的适应力,也是十分惊人的。那时候,各科老师都有满满的习题讲义,当作回家作业,而理所当然的,书局在卖讲义的同时,也会顺便卖解答,只看你肯不肯去买而已。
一本五元,罗森每科买了五本,到学校开起出租生意,让同学租解答抄答案,一次五块,如果自己懒得抄也行,由本人代劳,一次十块,租书生意就这么样的开张了。
当时买的书,是袖珍型的金庸小说,一本八十,倘若生意好,一天就可以买一本。前后不过十个工作天,一套鹿鼎记就买齐了,现在还放在柜子里,每每触目,感慨良多。
生意越做越大,自然想要拓展营业范围,到最后,别班同学也上门,大财小财,滚滚而来。正在盘算下一部书该买什么,无奈树大招风,租讲义生意无疾而终。
一位同学租去讲义,使用之余,顺手当证物呈报导师,一物两用,手段之高,至今仍令罗森咋舌不已。而罗森也从此得了教训,往后做任何生意,都得先打好上下关系,层层相护,否则,这实在不是个适合白手起家的时代。
导师判决悔过书了事,同时通知家里,不消说,狗血淋头,而买书的优惠自然是没有了,租书的路子也受到阻碍,人家说:爰看小说的孩子不会变坏。老实讲,变不变坏,这点罗森不敢肯定,但沈迷小说的学生功课下落,却是十有五六,很不幸,罗森恰好就是那五六个之一,还恐怕是那五六个中的第一。
学校成绩就像搭电梯,遗憾的是,不是往上升,而是往下掉,补习班也越补越大洞,到最后,被逼着跪下来对天发誓,「考上大学前,倘若再看小说漫画,就用这把菜刀砍断左手」,当场撕书为誓。
誓是发了,书还是照看,不过数量减了些而已,世上有许多事,不是断臂斩手指就能遏止的,否则洪七公早就不吃鸳鸯五珍烩了!但是,为小心起见,罗森还是将那柄菜刀先悄悄送上福德坑,再窜进租书店看个过瘾,此乃小宝遗教,缩头避誓法也。
高中联考,无惊无险,何谓也?一开始就没了希望,进去睡个觉出来,轻松陋意,交卷第一,四座皆惊,鸡飞狗跳之余,诚是人生一大乐事。
侥天之幸,还有学校可念﹝不是什么学校都要联考才能进的﹞,暂时觅得栖身之所,再躲三年。
该说是不知死活吧,高中生涯里,除了平常的念书时间,一到假日,还是跑进租书店,补完一周三本快报的进度,顺道再租些新出的小说漫画,撑过这一星期。
而渐渐地,读而优则写,开始为了些连小说形式都算不上的怪东西,勉强说来,就像是小说与散文的混合体,也不分行分段,整页写得密密麻麻,每写至一个回合,就兴冲冲地跑去找人看,看完还逼着同学写感想,由是年余,如今想来,真是虐待他们了,其中有人后来没考上大学的,不知这笔帐该不该算在罗森身上。
高中时期还有些重要影响,由于书看得很杂,又没什么特殊方向,恰巧当时正在播放日剧,便开始埋首于日本电视剧小说,也不知是怎么转的,接触到田中芳树先生的「银河英雄传说」、「亚尔斯兰战记」两部作品,田中先生的史观思想、辛辣笔调,给予罗森前所未有的震撼,而架空历史型态的小说,也第一次浮现在脑海里。
那时候,脑里已经约略有个印象,不是「自己日后要写些什么东西」,而是有感觉「自己日后写出来的会变成什么东西」。
高中毕业,在同学一片「你好狗运」、「好好珍惜吧,因为你不久就会被踢出来的」的声浪中,进入大学。
大学生涯不错,至少,从此可以光明正大的看小说漫画了,等候多年,虽然未必名正言顺,却是终于到了可以大摇大摆出入租书店的日子。在那以后,家里的各类杂书堆得满床,罗森没学过速读,看书速度却是天生的快,个性又急,租书来去的流动量就很大,便在早上租书、下午还书、晚上再借的流程中,补完许多想看已久的书。
不过,现在回想起来,其实从小到大,看过的武侠小说实在屈指可数,金庸、古龙﹝只看了绝代双骄﹞、温瑞安、奇儒、黄易……剩下的,往往书拿来翻一翻,就觉得内容、情节依稀相识,再不然便是剧情起伏太过贫乏,没什么想叫让人看下去的念头,结果,书翻几页,还是放回架子,改拿旁边的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