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 敦克尔曹大撤退(1 / 1)

加入书签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真的是关羽亲自在守城!城内敌军都是悍不畏死的精锐,太可怕了!”

“就算冒死先登爬上去了,还有一排排用长柄阔刃斩马剑的家伙全砍死撞下来,根本没人站得稳脚!”

“敌人的神臂弩手都穿了半身钢铁胸甲,戴了钢盔铁面罩,在角楼上往下放箭根本对射不过!射中了也没用!他们都敢把上半身探出垛堞放箭的,这怎么打!”

关羽的努力总算是没有白费,经过短短一个半时辰的血腥守城厮杀后,曹军上上下下都彻底知道了真相,知道了是关羽亲自在守城,城内汉军精锐而且众多,之前一直是在消磨疲敝曹军呢!

曹军当中,也不是没有有识之士想鼓舞士气、让士兵们别信这些谣言。

但问题是对面的汉军弩手一边疯狂输出,还有后排数以百计的骂阵手在那儿摇旗呐喊、很整齐地大吼各种诸如“郭嘉妙计安天下,残了猛将又折兵”的辱骂话语打击曹军士气。

曹军将士就是想塞住耳朵不听都不可能,等于是直接全军上下都知道己方又中计了。

而且关羽的青龙刀也不是摆设,居高临下砍立足未稳的敌人不要太轻松,一上午被关羽杀了两百来个之后,直接目睹战友被关羽标志性地砍飞的曹兵士卒,怕不是就有数千,占到曹操全军的百分之几。

这样的传染源扩散开来,曹军还不个个都坚信了之前敌人一直是在演他们,故意示弱就是为了多杀一些。

大半天的血战之后,到了下午时分,曹军的攻势终于彻底崩了。城防还不够松动,守方地形优势本来就太巨大,还这么叠加士气打击,这仗铁定没法打。

曹军来的时候如潮水涌动,退去也如退潮一般稀碎,残肢断臂狼藉。

……

当晚,入夜时分,曹军帅帐。

曹操本人都是目光有些呆滞,吃饭的时候都魂不守舍,食不知味,压根儿没注意到自己吃的是什么。

嘴里的鸡肋已经没有肉了,可就是有些软骨和血渣还带着几分咀嚼感,曹操就这么麻木地多嚼了好几十下,迟迟以为没嚼烂,不肯下咽。

其他将领和曹操不是同帐饮食,所以看不到这一幕,而那些侍从又不懂读心,见了这样子也看不透其背后深意。

帐中一起吃饭又看得明白的,唯有军师郭嘉。

不过,幸好郭嘉的眼色可比原本历史上的杨修要好得多了,他看穿了也不会点破让领导没面子。

所以,郭嘉绝口不提鸡肋的事情,只是假装把责任往自己身上也揽一部分:

“还请主公不忘初心,这昆阳、叶县两地,本就是能拿则拿,得之我幸,不得也只是时运未济。我军出兵的本意,还有一层,乃是让袁绍、袁尚宽心。

如今,既然知道关羽也在昆阳,只要把这个消息一散播,袁军那边上上下下,都会松一口气吧?敌军如此有备而来,昆阳之坚固可想而知。

何况,既然是有计在先,高顺在博望坡被堵了十几日,又何尝没有故意示弱的嫌疑呢?

高顺和诸葛亮是真突破不了李曼成的当道堵路?还是笃定关羽可以坚守很久、先削弱疲敝我军。等我军士气尽堕,他们才突破博望坡,与我们决战?不可不察啊。

当初发动此战,属下也低估了敌人的决心和部署,害得主公投入过多,若是撤军,自当请主公责罚此过。”

郭嘉诚恳地把现状分析了一遍,给曹操一个台阶下。

曹操心下雪亮,他哪里听不出来郭嘉这是在和稀泥分配决策错误的责任。

说到决策错误,郭嘉当初劝他打这一场,一举两得,既能偷点城搞点破坏,又能麻痹袁家,一举两得。郭嘉既然是提议人,肯定也有责任。

不过话说回来,郭嘉这种务虚派的提供思路的军师,不会细节到教曹操怎么打、打多大,每一把下注多少。这些具体的关节还是曹操拿捏的。

所以,后续因为没忍住、舍不得,导致战役错误地扩大化,这个额外扩大的损失,是曹操自己的锅,不关郭嘉的事儿。是他自己小试水之后输红了眼、加大投注的。

曹操能把前面一半的心结抹开,后面这一半却始终依然耿耿于怀,放下筷子恨恨道:

“此战若退,将来如何?难道以后遇敌则避?那不就等于坐看刘备餐食天下了么。连昆阳都攻不下,别的地方就好攻了?”

郭嘉诚恳苦劝:“主公,不可意气用事啊。您应该知道其他城池未必有如此难攻。这昆阳别看城小,关羽诸葛亮怕是早就下了重本钱,广为修缮。

这几日属下也看过了,别的不说,便是那种一面斜坡一面陡坡的羊马壕,土工量之巨大,怕是在别处都可以修筑一座同样大小的新城了。

这些坡看似只有一人多高,可是宽度达五十步,比城墙的厚度宽了至少七八倍,折算下来,可不等于是一道底宽六步、高三丈的城墙了。

而且昆阳城墙能耐巨石反复砸击,跟诸葛亮用了石料修墙有莫大关系。这几日大军四处抓捕当地百姓拷问,也已经得到消息,诸葛亮是之前修南阳运河、破桐柏山垭口,才开采了那么多石料没处用,就近修昆阳的城防。

如此巨额靡费的投入,只要我们不攻此城,李素和诸葛亮的钱不就白花了么。”

郭嘉苦苦分析,试图让曹操相信“绕过铁板别踢上去,就是对花钱造铁板的人最大的打击”。

你跟一块造出来的使命就是让人踢断脚趾头的钢板较什么劲?

曹操听着听着,也是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今日决定退却容易,只怕从此再无机会阻止刘备挖通桐柏山、修成南阳运河了。假以时日,荆益民力、物资源源不绝由汉水运至豫州,中原永无宁日矣。”

郭嘉:“但我们现在硬战,同样没有胜算。运河终将修成,毕竟是一两年后甚至更远的事儿,说不定这一两年里,局势能有转机呢?说不定主公整合袁绍遗产之后,能够励精图治、上下一心,对朝廷如臂使指。”

郭嘉的道理说得很明白了:我知道一直拖下去肯定是慢性死亡,但如果以某一个时间节点为限,再偷一波发育,未必不能等到敌人犯错。

其实弱势打强势一方,正面打不过,那就只能拖时间偷发育,等敌人犯错呗。

历史上的官渡之战时,荀彧劝曹操坚持下去、迟必有变,其实也是这么简单朴素的道理。只不过曹操真的等到了袁绍不断犯错误,那就翻盘了。

现在也只能等,只是敌人犯错误的概率,肯定比历史上的袁绍要小得多,能不能等到不一定。

曹操很痛苦,但他终究比袁绍更果断,吃了亏之后,他知道是壮士断腕止损的时刻了。

曹操叹道:“退兵之论是矣,只是大军新挫,骤然退兵,恐为高顺追击。那还不如再坚持待变,等一个更合适的时机。”

郭嘉连忙附和:“主公之言甚是,是要退兵,但不可这几日就退。刚刚攻城受了重挫,死伤惨重,哪怕是关羽都会料到我们又可能尽快退兵。

我们便要反其道而行之,越是士气低落的时候,越是坚持假装一切如故,等风声过去了,再突然退兵。

另外,属下以为,主公害怕追击,应该是怕李曼成在博望坡堵口那三万人退不下来,毕竟他们才是身处山险之地,退兵时行军迟缓,又跟高顺的主力过于接近。

若是如此,可设法让他们先将伤病士卒缓缓撤下。同时增补行动迅捷的轻快骑兵接防。待到主力将退时,提前一两天通知他们,连夜弃营而回。

甚至都不用沿澧水退回叶县、舞阳,而是走最短的捷径,由叶县西北的丘陵山道,绕过叶县、昆阳,退往襄城,入襄城固守。而大军主力沿着澧水、滍水退往定陵、郾城。

这样需要携带粮草辎重、与物资一起撤退的部队,才走水路,无需携带物资的部队走陆路,兼顾速度和运力,可保无虞。”

郭嘉最后这番话比较细节,需要结合地图看,所以郭嘉斗胆上前,在曹操背后挂的地图上指指点点讲解。

让有马的部队轻装断后、在敌人意料不到的时候突然撤退,打个一天半天的时间差,倒是确实可以拉开差距。

而且只要每人带几天行粮,路上不饿死就行,行军会非常灵活,应该能把退兵过程中的损失化解掉。

曹操同意了这个处置方法,想了一会儿,吩咐道:“这几日先按兵不动,一来等敌军放松警惕,二来再等一场大雪,让敌我行军都更困难,防止追击。

让曹纯带一万虎豹骑,跟李典逐步换防,并且往来巡逻维持昆阳和博望之间的道路。到时候乐进在叶县的几万人先撤,曹纯最后往北撤,飞速脱离接触。”

曹军很快按照这个计划部署起来,果然演技很是逼真。

而且为了防止汉军起疑,此后几天曹军都有一搭没一搭地进行消耗性攻城,每天死伤不多,但也让守军很是疲惫,无法放松警惕彻底休息。

如此一来,原本十二月初三之后那几天,关羽天天警觉曹操会不会受挫后撤军,被曹操一切如常耗了七八天后,关羽也麻痹了。

眼看进入十二月中旬,豫州和荆北交界又普降了一场大雪,整个桐柏山区和大别山区道路都愈发难行了。这种情况下,谁远征追击肯定都是要吃大亏的。

曹操还非常谨慎,唯恐刚下大雪就跑会被人抓住时间点,硬生生一直拖到下雪后第四天,才开始分批撤退。

曹操的战术欺骗非常顺利,三路人马有的是走了一整夜之后,对面的汉军才反应过来。最成功的那一路甚至拖了一个下午加一个晚上,而且次日上午还是挺晚才被发现人去营空,拖了整整十个时辰拉开路程差。

十二月十六,高顺和诸葛亮一直盘算着关羽那边不知何时才能把曹操消耗得筋疲力竭、可以全面收网。

因为李典的存在、道路隔绝,诸葛亮和关羽之间是信息不通的,所以只能是靠信任和预估,情报确实非常不准确。

结果,就导致了这天一早,诸葛亮照例让陈到去李典营前试探的时候,愕然发现已经人去营空。

而事实上,诸葛亮直到此刻,也是不知道曹纯跟李典换防了——曹军在博望坡营地里打的始终是李典的旗号,曹纯压根儿没旗帜,是悄咪咪来的。

这不能怪诸葛亮,实在是曹操也太过果断、狡猾了。

“不可能!李典的部队又不是全部骑兵,怎么能逃这么快?都怪我们这几日懈怠了,想让大将军再多消耗拖住曹军,没有全力猛攻李典!”诸葛亮也是懊悔不已。

毕竟少赚也是一种亏本,曹操不愧是如今关东诸侯谋略胆识第一的统帅,能成功止损断臂,有时候也是一种本事。

就好比敦刻尔克逃跑虽然不是什么值得吹嘘的胜仗,但是跟同期法国人一百多个师直接投了相比,那还算是值得写一笔的了。

    版主网小说bzxs8.com为你提供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最新章节阅读;版主网小说

书页/目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