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御前殿试(1 / 1)

加入书签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郭浩一发火,把姜涉吓了一跳,这家伙看起来也不胖,怎么脑子里只想着吃呢?

“这就是你们给朕选的状元?状元就是这个水平?”

卢多逊和礼部的官员冷汗都下来了,目光看向王溥。

王溥也有些意外,道:“陛下,他的试卷微臣看过,确实答的很好,而且批卷都是糊名,也无徇私的可能!”

其他人有些心虚,王溥倒是十分坦然,郭浩看了看地上的姜涉,心里有了猜测。

“如果不是徇私,那就是舞弊了,姜涉,朕且问你,是谁给你的考题,若果你肯说实话,朕还可以饶你一命,否则……”

郭浩的表情很凶狠,多年养成的威严哪是一个书生承受的了的,姜涉立刻吓得不轻。

“圣上饶命,这都是一个道士给我的,学生本以为他是个骗子,可是有想试试,就买了一份考题,没成想都是真的,于是就……”

郭浩听着又看向卢多逊几个,考题竟然泄露出去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国家抡才大典乃是大事,出了如此纰漏,相关官员难辞其咎!

“李辉!”

“在!”

“立刻带人去调查,尽快找到那个道士,看看他卖出去了多少份!”

“是!”

“来人呐!”

“在!”

“把这个投机取巧,滥竽充数的,给朕带下去!”

“是!”

说罢就有武士上前,抓住姜涉的胳膊往外走,姜涉连连哀求,还以为郭浩是要杀他。

看着剩下的人,郭浩严厉地说道:“剩下的还有谁买过考题,现在站出来,朕可以饶他一次,否则按欺君之罪论处!”

在场大臣都屏住呼吸,礼部的人都心中祈祷,希望牵涉的人不要太多,结果二十几人谁也没动。

“咦,有点意思,这么说你们都不承认了?好,既然如此,就别怪朕没给你们机会,来人呐,布置现场,朕要亲自考校他们!”

“是!”

皇宫里不缺人手,很快二十三张桌椅摆上来,整齐的放在空地中间,考生纷纷进入座位,发下纸笔等着郭浩出题。

数术和格物郭浩不打算再考了,这个确实有点难为人,郭浩略一思索说道:“国家举行科举,是为了选拔人才,尔等都是读书人,应该知道读书的重要,如此就读书与国家的发展写一篇文章吧!”

论教育与国家发展,这在后世根本不用说,郭浩这几年一直灌输读书的重要,但是很多人都不理解他。

其实这也不怪郭浩,《老子》中有云:“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先贤的教化在前,《道德经》里还有:“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框裱在宫廷大殿,长达一千五百年之久,每一位帝王要如实奉行,是封建愚民的准则。

所以很多书籍都和老百姓完全无关,先秦时期只有宫廷才能识字读书,至少要大地主,必是高官。

由于老百姓是奴隶,甚至没有葬礼。

中小地主的儿女可以识字读书,是东晋年间的丛林制度才首次诞生。

丛林制度是缘起于五胡十六国,为了避难才把寺庙设立成读书会所,以求复国,而当时的宗教并未区分某某教。

所以郭浩想打破一项传承千百年的传统,想打破人们思想的牢笼,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所以这道题可以说很难,人才对国家固然重要,可是有那么几个就够了,而郭浩心中想要的答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进士们在太阳底下答题,郭浩和他们一起,坐在紫楼的屋檐下,偶尔下去看看。

答题期间,郭浩翻看了二十人的档案,结果又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二十个进士都是北方人,竟然没有一个南方人!

啪!

郭浩把名单丢在桌子上,转身质问两位主考官:“你们难道没有发现,哪里有异常么?二十多人全是北方人,你们不应该和朕解释一下么?”

“这……”

王溥这次有些语塞,他一直认为他做的很公正,没有任何徇私,但这个问题有些太巧了,他还真不知如何解释。

“陛下,考中的进士都是北方人,臣认为这在预料之中,因为此次考试多加了两科,南方的士子准备不足,所以成绩自然不如北方。”

卢多逊反应倒是快,站出来替王溥说话,王溥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于是点头附和。

“但是朕不是说了么,后两场乃是附加题,答出来加分,答不出来不扣分!”

这时礼部尚书上前道:“陛下,臣就是按照您的旨意,结果这些学习无论在经文,还是数术,甚至是格物,都有一定的水平,臣等也是反复对比,最终才选出他们的!”

听了礼部的解释,郭浩点点头,他觉得这些官员虽然有些笨,但还不敢做的太过分。

不过即便他们没有搞小动作,考题泄露却是事实,知道考题的人除了负责考试的官员,就只有他的几个子女了。

两个时辰后,所有人都写的差不多了,郭浩拿过试卷看了看,发现虽然不是他心中的标准答案,但这些人的文采还是可以的。

“前三名就这三个人吧,李肃、王宁、宁毅,至于后面的人,你们回去重新排名,不算后两场加分,给男方士子一个机会。”

“是!”

“考题泄露之事,朕会继续调查,所有涉案的考试取消这次成绩,如果让朕发现与你们有关,你们最好想清楚如何向朕解释!”

“是!”

官员们唯唯诺诺的退下,考生也离开了皇宫,郭浩回去又回想今天的事,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前几年的科考他都没怎么参与,毕竟他用人的前提是通过考核,行不行试试再说。

可现在想来他这个方法有问题,有很大的漏洞。

士子若是通过作弊中举,即便是没有真才实学,也可以得到官职,如果其背后有人操纵,那么就等于培植势力。

而检验士子水平的最好办法就是他亲自测试,可是他之前没做过,在五代时期好像也没有。

忽然,郭浩明白了,他终于想到哪里不对劲,没有殿试!

要说殿试从唐代就有了,还是武则天创立的,但是没有形成制度,一直道宋朝才正式成制,明、清沿用。

殿试,又称御试、廷试,即指皇帝亲自出题考试,会试中选者始得参与。

目的是对会试合格区别等第,明清分三甲,但不分二榜。北宋初年的科举,为一年一度的两级考试,一级是各州举行的“取解试”。

二级是由礼部在开宝寺内贡院举行的“省试“,后改为每隔一处或两年举行一次,最后改为三年举行一次。

宋开宝六年,翰林学士李仿知贡举,主持在东京贡院进行的全国会试。

经过各场会试,共录取进士、各科及第者38人,其中有2人在召对时因“材质最陋,对问失次“而被黜落。

落第进士徐士廉击登闻鼓,控告李仿“用情取舍“,要求殿试,以求公道。

宋太祖下诏从落第者中选出195人和已中的36人,在讲武殿进行复试,由宋太祖亲自主持,结果又有127人及第,而原录取的人中又有10人落选。

张榜后,朝野大哗,李仿降职,这次科举案,不仅成为殿试的发端,而且自此确立了封建社会的三级考试制度。

    版主网小说bzxs8.com为你提供  更宋 最新章节阅读;版主网小说

书页/目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