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柳如是的自怜(1 / 1)

加入书签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哈哈,永宁。”

崇王世子赵元启人还没走近,便已经满脸笑容地对纪宁叫起来,语气很热情亲近。

纪宁转正身,向赵元启拱手作揖道:“见过世子殿下。”

不过,下一刻他被赵元启快步上前伸手扶住,不让他鞠躬行礼,说道:“上次秋游,你我一见如故,咱们就不必太见外了。”

“殿下说的是。”纪宁微笑应道,不再拘礼。

赵元启张嘴还要与纪宁说话时,纪宁故意转头看柳如是一眼,赵元启这才醒悟,自己顾着与纪宁说话,差点忽略冷落了与纪宁站在一起的柳如是。

“柳姑娘,欢迎你到参加本世子的宴会。能邀请到你参加敝宴会,本世子脸上增光不少。”赵元启给面子地客气说道。

他以为柳如是和纪宁刚才一直站在一起谈话,再加上上次篝火会上柳如是明显有意帮纪宁扬名,所以猜侧纪宁与柳如是关系好,所以看着纪宁的面子上,对柳如是说话比较客气。

“能参加世子殿下的宴会,如是万分荣幸,感激不尽。”柳如是行礼回应地说道。

她心里很明白,崇王世子是看在纪宁的面子上才如此客气,要知道刚才崇王世子眼里根本就没有她。

赵元启哈哈一笑,然后邀请纪宁和柳如是进入王府。

进入王府侧门后,前往设宴的厅堂有一段不短的距离,散步慢行需要近一柱香的时间。

赵元启和纪宁一边朝设宴厅堂行走,一边谈笑风生。

倒是平日里被许多人恭维、争先与之交谈的柳如是被彻底冷落了,默默地跟在赵元启和纪宁身后。

虽然是默默地跟在后面,但柳如是也仔细听着赵元启和纪宁谈话的内容。

尽管不能看见纪宁与赵元启谈话的表情,但是她听着纪宁那淡定从容的语气,完全能想象到纪宁一副荣辱不惊的样子,芳心不禁有些佩服。

再仔细听谈话内容,她听得不是很懂,只知道谈论的是天下社稷的话题,而且赵元启隐隐有向纪宁请教的意味。

她听着听着,芳心里不禁有些感叹:纪宁不只是诗才超群,在更高一层的治世经纶上也有独到的见解,至少能让身份尊贵的崇王世子拜服。

不过,下一刻,她不禁想到自己与纪宁的关系,想到自己虽大有飞蛾扑火之势亲近纪宁,但是纪宁却对她冷淡,才第二次约会见面就被借口功课紧推迟几天。

她心底就不禁一阵难过悲哀,自怜自伤。

走了大半柱香时间,终于进入设宴的厅堂。

随着步入厅堂,纪宁看见里面的人几乎同时地转头看过来,那些人看见他和赵元启联袂而来,无不露出羡慕之色。

下一刻,所有人站起来,走出案几座位,向赵元启拱手作揖地行礼问好道:“见过世子殿下。”

人数不是很多,十几个人而已,但年龄不一,除了四五位青年俊杰外,还有七八位中年人和两位须发花白的老者。

很明显,赵元启交往的层次不仅限于同龄的青年俊杰,还有其他不同年龄的厉害人物。

“大家免礼。本世子来迟,让大家久等了。”赵元启露出崇王世子的威仪说道。

众人立即说道:“不敢。”

赵元启接着介绍纪宁道:“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青年俊杰是纪永宁,想必大家都听过他的名字吧?”

“何止听过,简直如雷贯耳。”众人笑着应道。然后纷纷对纪宁拱手道:“纪公子,久仰了。”

纪宁从容地拱手作揖道:“小子见过诸位先生。”

介绍完纪宁后,赵元启没继续介绍柳如是,便让众人坐下,他也走到主位。

纪宁被赵元启安排到左下首的座位,至于柳如是则陪坐末位。

其实,大户人家设宴,需要聘请淸倌儿宴会上献艺取乐,淸倌儿一般是不能入席的。

不过,柳如是是正当红的花魁,所以赵元启破例让柳如是入席,但也只能是末座。

众人入座后,不需赵元启吩咐,一群年轻貌美的侍女鱼贯从外面进来,麻利地撤走了刚才众人吃喝的美酒香茗,重新换上更好的美酒、香茗和山珍海味。

趁着这段时间,纪宁留意看一下所有座位,发现人基本到齐。

不过,在赵元启的右边稍低半个位置的地方摆着一张案几,那张案几明显别于一般案几,而且还是空着的。

纪宁看着,不由猜测那个座位应该是留给与赵元启有很亲近的关系的人的。

美酒、香茗和山珍海味等等上好,纪宁忽然发现做人都转头向厅堂门口看去,他也不由好奇转头看去。

只见一位身穿白色宫装少女仪态万千地款款走进来。

那少女的俏脸上虽蒙着一张绣着金凤的轻纱,但纪宁看身形、发型和气质立即认出是崇王最宠爱的怀珠郡主。

怀珠郡主在众人的注目礼下,一路往里面走到宴席的前,向赵元启问好后,她转身走到刚才那张案几前,然后面向众人。

“见过郡主殿下。”众人站起来,向怀珠郡主行了礼道。

“诸位先生免礼。”赵元轩声音清脆悦耳地说道,“都请坐下吧。”

都重新坐下后,纪宁忽然感到怀珠郡主的目光朝他看来,他转脸把目光迎上去,礼貌地露出一些微笑,对怀珠郡主微点头一下。

不过,下一刻,怀珠郡主立即高傲地把俏脸甩开,似乎有些嫌弃讨厌。

纪宁不明白怀珠郡主为何如此,不过他只是淡然一笑,并不放在心上。

宴会终于正式开始了,赵元启朗声说了两句开场白,然后说道:“此次宴会是本世子的私宴,大家都随意一些,不必拘谨。另外,今晚不必浪费精力作诗词了,我们讨论一些有意义点的话题。”

“世子殿下说的是。”一位中年文士对赵元启拱手说道,“诗词不过是小道,徒耗才智耳,于社稷民生基本无益。”

其他人纷纷赞同地点头。

纪宁也点头,他是真的赞同。

在中国历代,纵然是诗圣杜甫和诗仙李白都不是当时的主流人物,属于郁郁不得志之人。

只有专心把才智和精力放在治理天下或一方,或著书立说开创流派等人才是真正的主流风|流人物。

事实上,在中国古代的科举,宋代之后基本取消考诗词或者降低诗赋的重要性。

(求月票了。)

    版主网小说bzxs8.com为你提供  望族风流 最新章节阅读;版主网小说

书页/目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