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4年12月份,随着最后20台机器安装完毕,工人们开始进行试生产,至此整个平安机器织造厂一期工程全部完工,工厂进入了紧张的生产过程中。到当月底,工厂生产出了5000余匹棉布,加上11月份生产的3000余匹,一同存入仓库,宣示着平安机器织造厂的正式投产成功。
与此同时,大鱼河畔的东岸公司机器织造厂也在有条不紊地生产着,每月250匹呢绒及1000匹棉布的产量将拉普拉塔的市场完全占领。物美价廉的东岸纺织品极大地带动了拉普拉塔地区的消费,罗德里格斯商会连连催货,因为目前的产量仅能够满足拉普拉塔而已,邻近的上秘鲁及智利地区的需求也很大,急等着商品去占领市场。为此,东岸公司目前也开始考虑在大鱼河畔挤出地方进行小规模的扩产。
整个国家呈现出一片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1635年1月初,刚过完元旦,已经被整编为华夏东岸共和国第一舰队的全部5艘战舰:“八月十日”号、“东岸之鹰”号、“红鳟鱼”号、“小猎犬”号和“海上文学家”号,在补充完大量弹药、饮水食物、备用船材和帆布后,缓缓驶出了东方港军用码头。接下来几个月内,这支编制超过1000人、拥有164门大口径舰炮的舰队将前往加勒比海地区进行“贸易”与“试航”。当然,这只是官方文件上的说法,事实上这支强大的舰队是去干什么的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个新生的国家对于资金的渴求实在是太强烈了!
“八月十日”号战列舰是编入现役后第一次进行如此长距离的航行,之前最长的一次航行也就是前往马岛运送了一批补给品。这次前往加勒比海,舰队司令官陆铭海军少校还是打着以战代练的目的,让“八月十日”号上的这帮新人们尽快完成磨合、形成战斗力。
在舰队临出发前,贸易部部长许信和孙波二人又奉执委会命令临时加入了进来,他们携带了约5000匹棉布和300吨土豆的货物,在舰队抵达加勒比海后,陆铭将安排船只送他们到波尔多,那边的商站也是时候重新开张了。
3月中旬,东岸共和国的海军舰船在时隔大半年后再次抵达法属圣多明各的法兰西角港。法兰西角的居民们热情地欢迎了东岸共和国的海军军人们,因为他们每次停靠期间都会在这里购买大量的蔬菜、水果、谷物、奶制品和肉类,同时出售一些当地居民需要的商品,双方之间的这种互利关系相当和谐。
在风和日丽的法兰西角休整了两天。两天后,许信二人及满载货物的“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