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上元节诗会(1 / 1)

加入书签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李安听到众人对老者的称呼,就知道了老者的身份。

扬州能被称为学政的,也只有官学的学政刘学文了。

扬州学政是正七品的官,掌管扬州官学。

因此听到老者的询问,连忙拱手道:“回刘学政,在下在清风书院读书。”

“清风书院?”

刘学文思索了一下,并没有听过,疑惑道:“你不是在扬州进学?”

“是在扬州,清风书院在扬州城外的许家庄。”李安回道。

刘学文闻言恍然,扬州城外确实有不少书院,都是一些科举无望的文人开设教导基础蒙学的。

这样的书院他没听过也正常。

“听你刚刚做的诗,即便考不进官学,考入明德书院应该问题不大才是。”刘学文疑惑道。

“回学政,在下刚刚蒙学才一年,刚刚那首诗只是随手乱作,让学政见笑了。”李安谦虚道。

刘学文笑着摇了摇头,问道:“你可愿随我进学?”

周围的人闻言纷纷一愣,接着看向李安的目光充满了羡慕和嫉妒。

因为刘学政说的让李安随他进学,可不单单是让李安进入官学,而是想收他为学生。

就连刘学文边上的少年也惊讶的看了李安一眼。

他知道自己老师有多挑剔,最近几年只收了他这一个学生。

整个官学里的学生,除了他外,能被老师看上眼的也就盛长柏了。

可惜盛长柏家学渊源根本不会拜师。

没想到李安只是作了一首诗,竟然会被老师看中。

他仔细品味了一下李安刚刚那首诗,觉得好像也没什么特殊的地方。

李安闻言一愣,他自然明白刘学文的意思,然而却有些犹豫。

拜刘学文为师自然好处多多,毕竟刘学文能当学政代表他本身就考中了进士。

而且他听说刘学文当扬州学政多年,教书育人很有一套。

然而刘学文这么大年纪了,才一个七品学政,说明其并没有什么人脉关系,这一点也是让李安犹豫的地方。

身为一个成年人,相比较眼前的好处,他更看重未来的利益。

官场讲究的就是人脉关系,李安一个平民子弟,没有过人的家世,拜师和娶妻是他唯二获得关系靠山的办法了。

娶妻他现在年纪还小,指望不上,拜师算是他目前唯一提升身份的办法了。

若是没得选择,李安听到刘学文要收他做弟子,肯定立马答应了下来。

但是李安其实一直有個想法,想要拜盛纮为师。

李安很快有了决断,盛纮会不会收他,他也没有把握,若是现在拒绝刘学文,以后未必有机会了。

“是老夫孟浪了,这样的事你肯定要回去和家人商量一下。”

就在李安刚要开口答应的时候,刘学文看到李安有些犹豫,捋着胡须笑道。

“呃…”

李安一愣,不过不用现在做决定也好,暂时能拖他也不急着拜师,于是顺着刘学文的话说道:“学政说的是,这样的大事,在下得回去请示父母才能决定。”

“无妨,老夫等你消息。”刘学文笑道:“这边都是玩乐,望江楼那边有场诗会,你要不要随老夫去看看?”

“多谢学政好意,不过在下是跟朋友一起来的,还得问问朋友。”李安说道。

诗会不诗会的他不是很在意,他只是觉得这种场合,扬州有身份的肯定都会去,去凑凑热闹也好。

不过他是跟盛长柏一起的,自然要和盛长柏说一声。

“二郎,我本来也想过会带你们去看看,既然刘学政相邀,咱们就随刘学政一道去吧。”盛长柏说道。

刘学政闻言惊讶道:“你们一起的?”

“回刘学政,李二郎是我朋友,我们一起结伴来玩的。”盛长柏拱手道。

“既然如此,那咱们就走吧,那边也快开始了。”刘学政笑道。

刘学政在弟子的搀扶下走在前面,李安一行人跟在后面。

“李安哥哥你太厉害了,作的诗竟然能引的刘学政称赞,刚刚还有人说你作诗是浪费时间呢。”

如兰拉着明兰凑到李安身边,说话的时候还得意的看了一眼墨兰。

墨兰看到如兰得意的眼神,别过头去,装作没看到。

她不觉得李安的诗哪里好,但是刘学文都夸赞了,她要是说不好,岂不是打刘学文的脸么。

“呵呵。”李安笑了笑没有说话。

他知道如兰和墨兰一直不对付,没想到这么小就开始了,难怪两人以后的怨念这么深。

路上盛长柏跟李安说了一下关于临江楼的诗会。

临江楼是扬州最高的酒楼,一共四层,站在顶层能将城外的大运河收入眼内十分壮观,因此有了临江楼之名。

每年中秋上元节都会再次举办诗会,题目也和节日有关。

说是诗会,其实拿来比试的诗词都是很早就开始准备的,因此盛长柏对这样的场合并没有多大兴趣。

每次诗会,扬州官员名流都会参加,举办诗会的用意也是为了替扬州文人扬名。

诗会结束,评选出的前二十名的诗词会被编成诗集,印刷销售到别的城市去。

李安听完笑道:“盛兄既然来了,一会不如上去试试?”

盛长柏笑着摇了摇头,说道:“算了,参加诗会的人可能都准备一年了,我没有丝毫准备,就不去献丑了。”

“以二哥哥的学识,即便没有准备,也能力压众人。李安哥哥的诗作的那么好,一会你们都可以上去试试,我和明兰为你们加油助威。”如兰笑道。

盛长柏闻言看向李安,笑道:“要不伱上去试试?你刚刚那首诗,我粗听也觉得一般,越品越觉得意境深远,若是参加诗会扬名,对你也有不少的好处。”

李安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还是算了,刚刚那首诗都是绞尽脑汁才作出来的,就不去丢人了。”

作为穿越者脑中的诗词肯定有,北宋以后的诗词他都能抄。

但是要附和年龄经历的太少了,他毕竟蒙学大半年,一些好诗词拿出来不仅不能扬名,还会被人怀疑。

若说写上元节的诗词,最出名的肯定是辛弃疾那首《青玉案·元夕》。

这首词拿出来肯定是王炸,别说诗会头名了,让他名传天下都可以。

但是根本不符合他年纪和经历,太假了。

李安已经打定主意,这次只是去凑凑热闹,绝不出风头了。

    版主网小说bzxs8.com为你提供  知否笑长歌 最新章节阅读;版主网小说

书页/目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