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海瑞(1 / 1)

加入书签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

在写出了那两篇千古绝句之后,张居正对于朱翊钧的要求也不仅仅是听自己讲课了,而是需要自己读书,去体悟名篇中所含有的意味。

每日需先读《大学》十遍,次读《尚书》十遍,讲官再随即进讲。

故朱翊钧到文华殿后就先读起了《大学》。

张居正在看到了朱翊钧的天赋之后,担心朱翊钧被教得不够好,特地在按例配给皇帝的原有讲官数量基础上,增配了多名学问通达的儒臣在文华殿讲读时侍书恭候于在朱翊钧左右,以备咨询。

其中就有马自强、陶大临、陈绶邦、何雒文、沉鲤、丁士美、马继艾、徐继中这些当时颇有名气的翰林词臣担任日讲官或侍书官。

...

但也就在今天,朱翊钧在自己需要盖章的奏折之上发现了两个意料之外的名字。

朱翊钧这里已开始笑着言道:“徐璠、徐琨,可是为老先生徐卿徐少师之子?”

在明朝,对京城官僚最尊贵的称呼就是老先生;徐阶曾为大明首辅,如今朱翊钧也就依旧制,对徐阶如此称之。

张居正回道:“是!确为徐老先生之子。”

朱翊钧则点头:“吏部议覆本说,这两人为功勋老臣之后,恩荫欲复职为太常寺与尚宝司官。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太傅决定就好。但朕有些不知道的是,此二人为何会在这之前被革职,以至于如今要复职?”

张居正是因为自己是徐阶学生,再加上两天前收到了徐阶的一封书信,所以才不顾徐阶这二子品性很差之事实,予以起用,以换取士林阶层对自己变法的支持。

但现在朱翊钧问起,他也还是不得不如实回道:

“回陛下,徐璠、徐琨二人此前是因应天巡抚海瑞弹劾其强占民田、私德不修而被革职,但如今已经上疏自辩,且退回民田,大有礼让之风,故而起用,使其为天下表率。”

朱翊钧点头:“但在朕看来,徐璠、徐琨二人到底还是不宜起用的好;毕竟徐老先生已经是年过古稀的人了,想必也很想有子孙在床前侍奉。”

“故朕认为,不如让徐璠、徐琨二人继续在家里尽孝得好!太傅认为如何?”

朱翊钧都把仁孝的旗号打了出来,张居正也就只好颔首:“陛下如此体恤老臣,是为良举,臣未能考虑周全,实在惭愧!”

“先生不必过谦,此不过朕的另一番想法而已,算不得于政治上有何大见解,将来的事情还要请太傅多多操心啊!”

朱翊钧笑着说了一句,也渐渐地露出了自己的目的,“太傅,朕看上次的京察之中,海瑞被评为了上上等,此等贤臣,为何不用?”

张居正则正色回道:“回陛下,海瑞此人清高太过,且不睦同僚,恐生是非,故未敢启用。”

朱翊钧听后,憨厚一笑:“但朕曾听父皇多次提过此人,说他敢言!尤其是,他竟敢谏言皇祖父,而差点被治以死罪。

父皇曾说,作为人子,恨不能杀此人!然为国君,又必须要重用此人!

而既然父皇都这么说,想朕欲开万历新政,又怎能不用此人,而彰显纳贤求贤之心?故朕认为,即使此人不睦同僚,但取其长,用为风宪官,还是可以的。”

说着,朱翊钧就问张居正:“太傅,您说呢?”

张居正沉吟了半晌。

事实上,张居正不用海瑞原因并不是海瑞太过清高、严峻刚正,而是因为海瑞不可能成为他的私党,听他的话,所以才坚定地不让海瑞出仕。

但如今,张居正自己也正在向孤臣的方向发展,已再无结党营私的可能,所以海瑞对于他来说,已经算不上什么坚决不可用的政敌了。

“陛下说的是,臣也有意用其敢言。但现在都察院似乎并无适合他的职位啊!”

朱翊钧见张居正入套,有所准备的他也就笑了起来:“先生想是政务冗杂而忘了?不久前,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刘斯洁因丁忧需回籍听补,先生已票拟准允。

此人若去,不就是有实缺了?海瑞罢官前,就是南京户部侍郎,调进京任副宪,也是符合铨叙之制的。”

张居正苦笑了一下,也就只能应下道:“陛下说的是。臣竟真的忘了此事!幸而陛下提及,由海瑞补任此缺,的确是极合适的,正好用其敢言。”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不仅能够谏言君王得失,也能参劾百官得失。

若论本心,张居正是绝对不会让海瑞居于这么一个要职的,而可以天天盯着自己!

毕竟,张居正这个人,从来就不是一个清廉的文臣,而是一个能臣;与海瑞的政见差别实在是无比巨大啊!

“奉陛下口谕,拟旨令徐璠、徐琨在家奉养徐老先生,不必起复。另,起用海瑞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用其敢言,而彰陛下求贤图治之心。然后盖印颁发吧。”

张居正在讲读结束后就向文渊阁大学士吕调阳传达了圣谕。

吕调阳听后面色愕然,看着张居正,过了一会儿才忙道:“这就拟旨!”


    版主网小说bzxs8.com为你提供  辉煌万历:我在大明搞改革 最新章节阅读;版主网小说

书页/目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