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印刷术 粮价的较量(1 / 1)

加入书签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李治听了李世民的话以后开口道:“眼下儿臣的新工坊已经建成,加上之前的产业应付当下的局面想来是够用了。”

李世民默默的点了点头。

随后继续开口问道:“朕听说你在安置点内开办了免费的学堂,那么多的书籍是由多少人抄写完成的?”

李治道:“学堂的书籍都是儿臣自己印刷的,并未请人抄写。”

李治的话又让众人一愣。

印刷,这是一个众人从未听说过的词语,如同安置点一样都是从李治的嘴里说出来的。

如今安置点已被众人接受并广泛使用,但是印刷一词又是何意?

房玄龄此时开口问道:“殿下所言的印刷又是何意?臣等仿佛从未听说。”

李治解释道:“所谓印刷乃是使用机械将书籍上的内容复制出来,这样就省去了抄写的人力。”

房玄龄继续问道:“不知此法操作是否简单?能否节省时间?”

李治道:“此法只需两三名识字之人进行排版及核对,再有几人进行印刷和装订即可。”

说到这里他在心里稍微计算了一下效率。

随后继续开口道:“印制万册书籍应该需要两日时间。”

李治的话说完以后李世民蹭的一下就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他用已经变调的声音喊道:“你说什么?两…两…两日…万…万册书籍?”

其他人此刻脑中都是一片空白,他们已经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李治道:“活字印刷适合印制文字,雕版印刷适合印制图案,总的说来两天足以。”

大殿里再次陷入一片沉寂。

不过很快就开始出现粗重的呼吸声。

这种声音越来越急促。

终于在某一刻由王珪率先开口道:“陛下,大幸,大幸啊!有此发明,我大唐之文学必将大兴,必将大兴!”

他此时显得有些语无伦次,不过这已经是众人中表现最好的了。

房玄龄等人直到此刻都还没能想到该如何发表意见,他们纷纷感到有些词穷。

李世民听了王珪的话以后顿时高兴得大笑起来。

直到半天以后他才开口道:“叔介所言极是,此乃我大唐朝廷之幸,更乃万民之幸也!”

其他人到了这时终于有了正常的反应。

众人异口同声的开口说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李世民再次“哈哈”大笑了起来。

又是半天过后李世民才高兴的开口道:“拟旨。”

众人听到此话以后马上恭恭敬敬的躬身站好。

张阿难则快速的找来纸笔。

只听李世民开口道:“晋王李治,性聪颖,善格物,更兼爱民如子,先有安置万民之功,后出普及文学之法,今加封晋王李治为并州都督,左武候大将军,食邑增至两万户。”

李世民的旨意说完以后所有人看向李治的目光都充满了复杂。

这一通封赏下来李治算是在一众皇子中一骑绝尘了。

偏偏这一切又是人家自己凭能力赚来的,所有人除了羡慕之外根本就说不出反对的话来。

然而众人同时也不免担忧,李治如今的表现非但冠绝诸王,甚至就连太子的表现都远不如他。

这样下去不知今后朝中会发生何等乱局。

不说别人,哪怕是他们自己此时的内心也难免生出了很大的波动。

如同众人所料,李治的这次加封果然又在朝中引起了轰动。

其中感受到最大压力的就是太子李承乾和李泰两人。

李承乾已经决定暂时放弃自己一直喜欢的武功,兵法,转而将更多的精力用在了治国理政方面。

而李泰则是招募了更多的人手,想要加快地理书籍的编纂。

他到现在依然惦记着和李治比拼一下文学。

只可惜接下来的时局却丝毫没有给他半点机会。

随着众多灾民的不断消耗,朝廷的存粮已经快要不足。

李治便开始让人到各地去收购粮食。

此时各地的粮价都已经涨了不少。

其中长安城的各大粮商更是统一将大米的价格订到了每斗一百五十文,比之前翻了一倍。

不但如此,这些粮商居然将最便宜的粟米卖到了九十文一斗,整整比之前翻了将近三倍。

这些粮商的背后都有各大氏族的身影,他们都非常清楚眼下朝廷的处境。

因此他们一致决定要趁此机会狠狠地赚上一笔。

顺便报复一下朝廷对他们的打压。

开始的时候李治并不想搭理这些粮商,他准备依靠从其它地方购买的粮食来维持安置点的生活。

然而没过多久他就发现自己严重低估了这些氏族的影响力。

他们居然控制了全国的粮价。

各地传回来的消息全都差不多。

虽然粮价要稍微便宜一些,但是如果算上运输成本,价格和长安城内也相差无几。

就连一些明明高产的地区粮价都高的有些过分。

这就让李治有些接受不了了。

合着你们这些氏族是打算联起手来向朝廷示威是吧。

既然如此那就别怪本王不留情面。

本王就让你们见识一下什么叫做价格战。

于是他马上命令派出去的那些人直接转向当地的寺庙和百姓去收购粮食。

价格直接参照最初的市场售价。

同样是花钱,本王就将这些钱全都花在百姓们的身上。

于是原本出现在各个城池中的收粮队伍仅在一夜之间就转移到了乡村。

他们给出的价格也迅速的吸引了一些拥有余粮的百姓。

很快收购工作就取得了成效。

一车一车的粮食被直接运往京城或是最近的航运码头。

收获最大的是前往寺庙中收购的队伍。

寺庙的良田本来就多,与氏族的关系恶化以后他们设在各地的粮铺又受到了氏族的打压。

因此各大寺庙手中的存粮都有不少。

如今朝廷主动上门收购,虽然在价格上远远不如粮铺的售价高,但是需求的数量却是普通百姓们远远无法比拟的。

将粮食卖给官府既显得自己支持了朝廷,又为自己清理了大量的库存。

如此两全其美的好事平时要到哪里去找?

于是当第一批从外面购买的粮食出现在长安城内的时候,那些黑心的粮商一下子就傻了眼。

    版主网小说bzxs8.com为你提供  锦绣盛唐 最新章节阅读;版主网小说

书页/目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