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皇宫,御书房。
曹恒正恭敬地向皇帝老儿汇报着。
“陛下,已经查清楚了,根据孙玉的描述,救他的应该是战铁。”
“战铁?”齐皇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就是雷神宗的那位高手,后来章大人求情,被陛下赦免了,之后一直效忠章府……”
“他为何会救孙玉?”
“因为一个女人……”
曹恒将秦瑶之事详细说了一遍,然后说道:“孙玉明知秦瑶是章家养女,但却不向陛下汇报,反而与其勾结,乃是欺君之罪……”
既然确定孙玉是被战铁救出来的,也就说明孙玉在山上听到的属实。
陶方之所以将秦瑶送给曹恒,带出战铁,就是想让狗皇帝确信孙玉真是被救出来的,从而相信孙玉所说的话。
所有的一切都在陶方的算计之中。
此时齐皇心里想的根本不是如何处置孙玉和秦瑶,而是季家。
陆家余孽……扬州刺杀……包庇、串通反贼……
季家才是真正的欺君。
孙玉好处理,要杀要剐,只不过是他一句话的事,但季家就不同了。
皇后、太子、犀门关季武……还有小侯爷和北方司马家的关系。
另外,老侯爷还是当朝相爷,大权在握。
一旦动季家,牵连太大了。
齐皇这一想,不禁有些背脊发凉。
原来季家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权倾朝野,而且到了连他都不敢轻易动的地步。
越是这样,越是要尽快解决季家。
皇帝老儿深知老侯爷的手段,既然老侯爷已生异心,现在就算是伤筋动骨,也要将其铲除,永绝后患。
曹恒见齐皇神色不定,轻声问:“陛下,孙玉和秦瑶,如何处置?”
孙玉汇报给齐皇的事,曹恒尚且不知,他以为皇帝老儿在考虑如何处置孙玉和秦瑶。
齐皇阴沉着脸道:“传大统领过来。”
…………
相府,内院。
福伯搀扶着老侯爷在院中散步。
老侯爷眉头深锁,一副忧心忡忡之色。
福伯开口道:“小少爷和殿下已经安全脱险,这件事恐怕瞒不了多久。”
季武能封锁犀门关,但封锁不了整条边境线。
氐夷骑兵过不来,但绵延千里的卧龙山脉,总有地方能翻山越岭偷偷摸过来,否则大齐境内就不会有氐夷细作了。
氐夷人必定会想办法将小侯爷和长公主的事传到京都。
到时候陛下会如何处罚?很难说……
老侯爷犹豫再三道:“阿福,准备一下,这几天动身,撤回江南。”
福伯愣了下,忙道:“侯爷,没这么严重吧?”
老侯爷解释道:“皇后娘娘、太子、犀门关、北方司马家……陛下就算不会因为小安抗旨降下大罪,也会因为我们季家的权力越界而出手。”
福伯一听,赞同地点了点头。
小侯爷抗旨,会让齐皇认为季家权力大到可以违抗他的地步,对季家出手是必然的,最多就是温和与激烈的区别。
“如何脱身?”福伯问。
“明日我会以身体不适为由,向陛下辞去丞相之职。”
“陛下会同意吗?”
“会的……”老侯爷点了点头。
南方的暴乱意味着变法已经彻底失败。
如今皇帝老儿已经放弃了变法,对老侯爷也就没有了过分的依赖,必然会同意。
主动请辞,交出朝中大权,是为上策。
一旦等皇帝老儿开口,恐怕就不是件好事了。
“侯爷,那娘娘和太子殿下呢?”福伯担忧地问。
“陛下已经没有了太多的选择,只要我们对他没有威胁,应该不会影响到他们……”
老侯爷说着脸上泛起愁容。
他担心自己离开后,娘娘和太子无人照应。
不过留在京都,风险太大,而且齐皇会因为季家的关系,对太子不放心。
此时离开京都,回到江南发展势力,进可攻,退可守。
只要回到江南,齐皇就算知道小侯爷抗旨逃了,此时以江南的混乱局势,齐皇也不可能派兵去拿他们,安全至少有保障。
当然,还有一个上上策,就是助太子立刻登基。
皇帝老儿身体虽然不太行了,但偏偏还能撑下去,而且将京都驻军、禁军、皇城司牢牢地抓在手中,让他无机可乘。
老侯爷甚至想过给齐皇下毒,不过风险太大,最后还是放弃了。
两人正在商量着,一名侍卫跑过来禀报。
“侯爷,宫中来人传话,陛下请侯爷即刻入宫。”
老侯爷愣了下,问:“来传话的是哪位公公?”
“是司礼监的刘公公。”
“人还在吗?”
“传完话就走了。”
“有没有说别的?”
“没有,就说陛下传召,让侯爷立刻入宫商讨大事……”
老侯爷听完挥了挥手,侍卫立刻退去。
福伯眯着老眼看了看落日余辉,担忧地问:“侯爷,这个时间让您入宫?会不会是消息已经传回来了?”
“应该不会。”老侯爷摇了摇头。
季武给他们传信,八百里加急,一路畅通无阻。氏夷人那边再快,也要晚个两三天。
“南方今天可有什么消息?”老侯爷问。
“都是一些零碎的战报,并没有特别的……”
“应该是商讨对付南方反贼的事,我入宫一趟,你安排一下回南方的事情。”
“好……”福伯点了点头。
片刻后,一队侍卫护送着老侯爷的马车出了相府,直奔皇宫而去。
…………
氐夷王宫,大殿。
呼延大熊黑着脸,怒火令脸上的黑毛都一根根地竖了起来。
“奇耻大辱……”
他拿起一个花瓶,狠狠地砸在地上。
呼延图、呼延昊、黎耳,以及一众氐夷大臣全都噤若寒蝉。
氐夷王呼延大熊一统草原,如同开国帝王般,拥有无上权威。
如此这般暴怒,极其少见。
也不怪氐夷王,和亲被欺骗,长公主和小侯爷从他们的眼皮子底下逃了,是谁都会火冒三丈。
呼延图走出来,单膝跪下道:“父王,儿臣请求出兵攻打犀门关。”
“可敢立下军令状?”
“儿臣愿立下军令状,打不下犀门关,永不回氐夷……”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
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
阅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