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大势所趋(1 / 1)

加入书签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二00五年,摆在第一位的大事,是事业单位职改,实行聘任制,也就是,要裁员。

但不是真的让人下岗,而是大幅核减每个单位职级的配备数量比例。依据量化管理评分细则打分,按分数从高到低排列,排不上的就属于落聘人员。

落聘人员可以照常上班,按现有级别领工资。但以后的晋升通道,变窄了。

而且,从初级的管理员、助理馆员,到中级的馆员,到高级的副研究馆员和研究馆员,在整个晋升通道中,除了学历文凭的限制,任职时间的限制,还要有外语或者古汉语水平等级证,要有计算机水平等级证,要在省级和国家级刊物发表文章或著作,等等。

瓶颈一个接一个,难度不小。

职改工作归口在办公室,办公室归俞敏兼管。俞敏头大了。

关于职称改革,省里市里只出台文件,具体操作办法由各县、各区、各市直单位,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自行制定。报请上一级审核备案后,即可执行。

这样一来,每个县、区、每个事业单位,出台的操作办法和考评细则,各不相同,没有可参照性。

图书馆现有五个研究馆员,只能聘两个,要刷掉三个;四个副研究馆员,只能聘一个,要刷掉三个;九个馆员,只能聘四个,要刷掉五个;另外还有七个助理馆员,九个政工系列管理员,都要大幅度核减名额指标。

形势严峻。

五个研究馆员加四个副研究馆员中,五十岁以上的就有七个。在他们面前,俞敏属于小字辈,很快被排除在三人名单之外。

那段时间,一把手易作光,每天把自己关在办公室,盯着办公桌上摆着的职工花名册,绞尽脑汁思考对策,怎样把这件事顺利平稳拿下来。

易作光提议,把俞敏纳入政工系列,以减少职级僧多粥少的压力。

易作光对俞敏说:“反正政策有规定,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不影响你现有待遇,直到退休。”

不明就里的向光荣问俞敏:“把你放在馆员系列,还是政工系列?”

俞敏反问:“放在哪一边好一些呢?”

向光荣说:“长远来看,当然是放在馆员系列好一些。”

俞敏说不上有什么好,又有什么不好。但向光荣当了多年的办公室主任,却精于此道,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向光荣是下级,俞敏是上级。自己作为上级,没琢磨透文件精神。俞敏不好意思过于详细地同向光荣讨教玄机。

但被向光荣这一提醒,俞敏又反悔了。回头跟易作光要求,把自己的名字,放到馆员系列里。

职改会议开了一次又一次。

考评细则由俞敏主持,由向光荣执笔,负责起草和修改。好在量化评分细则,早在俞敏调进来的第一年,就已经制定并落实了一段时间。

有了这个基础,现在要做的,就是结合文件精神,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修改。

开一次会,修改一次。开一次会,修改一次,改了一次,又一次。前后经历三个多月,最后于七月份,在职代会上表决通过。

下一步工作,就是按照职代会表决通过的考评细则,打分。

先发给每个员工打自评分。收上来后,由职评小组给出审核综合分。打完第一轮分后,按分数高低从高到低排列,然后张榜公示,查漏补缺。

向光荣没有将电脑端考评表发给俞敏,俞敏也没有主动要求查看。

所有表格上交之后,易作光发现没有俞敏的名字,就向俞敏再一次核实:“你同意把自己放到政工系列了?”篳趣閣

俞敏说:“我是小字辈,反正不好意思和老同志们争。即使落聘,不也还拿原来的职工资嘛!无所谓了,你就看着办,随便给我个平均分得了。”

易作光说:“那好,那我给你打个分数算了。”

到底易作光给俞敏打了多少分,在张榜之前,俞敏都没有问过,也没有看到过。心想应该不会高,但也不可能太低吧,在中间就可以了。

等到张榜公示,这一看,不打紧,俞敏傻眼了!

在现有的十三个政工干部名单里,俞敏的分数八十五分,排在倒数第二名,仅比倒数第一名的何劲松,多出零点五分。

八十分以上、九十分以下的总共就这两人。其他的全部在九十分以上,进入三人名单范围的,都在一百分以上。

三个领导中,除了俞敏,一把手易作光,和工会主席张自强,在研究馆员两人名单内。办公室主任向光荣,则顺利进入副研究馆员名单内。

政工系列里,四人名单范围,分数排在俞敏前面的有七人。落聘五人,俞敏也在落聘名单之内。除去已经入围的四人之外,排在俞敏前面的,还有三人。

何劲松和俞敏一样,都是全日制大学本科毕业。而包括馆长易作光、工会主席张自强、办公室主任向光荣在内的入围人员,全部都是函授本科学历,没有一个是全日制本科学历。

有时候俞敏心想,这大学读的,还不如读个中专,早点参加工作。然后边工作,边考个函授大专和函授本科文凭,函授期间都算工龄的。

在考评细则里,这是个漏洞。这一项没有列入加分项目,这个细则对函授文凭,有利;而对全日制正规大学毕业的,不利。

分数一出来,正儿八经的大学毕业学历,比不过带薪函授学历,这不公平。

俞敏心想,下一次考评在三年后。到时候,一定得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将打分细则加以修改。

不光为自己,也是为后来的大学生员工争取。

按政策规定,以后的工资晋升过程中,每一级之间拉开的差距,将越来越大。所有落聘人员,则统一按照现有工资待遇,直到退休。

假设研究馆员中有人退休,空出的指标,从副研究馆员中,按第一次考评分数高低排名,依次递补。

如果副研究馆员中,也空出指标,依此类推,则从中级的馆员位置,进行递补。如果中级的馆员位置,空出指标,则从助理馆员,递补。

落聘的人员中,理论上,也还是有晋升可能。排名越靠前,可能性越高。

俞敏和向光荣曾经坐在一起,专门分析过花名册。

如果按照男六十岁、女五十五岁、工人五十岁退休的标准来看,发现到二0二0年,本单位将迎来第一个退休大高潮。

二0二0年,将有八个老同志,在同一年内退休。二0二0年,将是年轻员工,晋级加工资的出头之日。

经过这一轮复杂的职改工作,全体员工见识了量化管理的大势所趋。也见识了俞敏的先见之明。

那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磨洋工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奖勤罚懒,能者多劳,守规矩的人,将受到更多肯定。工作的心理环境建设,开始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俞敏的工作,也得到其他几位领导和大多数员工的支持和赞同,工作局面大为改观,声望也与日俱增。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版主网小说bzxs8.com为你提供  西山往事 最新章节阅读;版主网小说

书页/目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