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阶下囚的日本天皇,以及日本内阁成员,被分别关押在日本第三舰队三艘战列舰内。
明治天皇虽然被关押在105舰上,但是并没有如愿见到樊奕泽,而且还是被关押在距离动力舱最近的一个独立舱室中,没有窗口,阴暗潮湿,满是柴油和机油的味道,暗无天日,看不到任何的曙光和希望。
其他的内阁成员,也好不到哪去,被关押的环境,丝毫没有比明治天皇好多少。
樊奕泽有意让这些俘虏大摇大摆的从使馆区经过,也是故意告诉全世界,日本皇室以及内阁,都已经成为了自己的阶下囚。
这是为了打消某些国家的不切实际幻想。
他之前之所以面见威廉和威明顿,为了就是清楚向两国传达自己的意志,他不想自己的本意被曲解,或者两国没有第一时间解毒清楚。
因此在两人面前说得十分的清楚,之所以进攻日本原因了。
不管是为了报复日本发动的甲午战争,樊奕泽都要让外界了解这一信号。
虽然始终都没有所及前几年的辛丑条约,但是有了之前的明确信号,樊奕泽相信英美两国,都自然会明白的。
没错,樊奕泽有心要逼着美国和英国,插手帮助日本。
这并不难理解,甚至英美两国转而支持俄罗斯,也都可以。
反正无论是英国还是美国,想要直接支援日本战争,那除了动用海军之外,根本没有其他的办法。
两国根本不可能第一时间派遣陆军前来日本,只会是想办法消灭自己的海军,但是以两国海军的实力,只要到了远东,樊奕泽都不担心。
而且就算两国为了制衡自己,在看不到日本希望的时候,转而放下欧洲利益,转而支持之前要死要活的俄罗斯,短时间内俄罗斯也别想会有作为。
出动一支舰队,从欧洲来到远东,在命令下达到海军抵达,前后居然耗时一年。
这样的俄罗斯,有什么可担心的。
如果是英国的话,决心要派遣主力舰队来到远东,最快完全可以在三个月内抵达,最晚也不会超过五个月。
当然,这是因为英国在沿途都有军港补给,行程速度,也会比俄罗斯海军快很多。
但就算英国人的舰队能够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抵达远东,等待他们的也会是以逸待劳的红警海军。
如果真有这种可能的话,樊奕泽绝对不会放过全歼英国海军机会,英国海军一旦完蛋的话,甚至都不需要自己动手,野心勃勃的法国和德国,都不会放过英国在全球的殖民地。
到时候必然是全球局势混乱,而自己也正好火中取栗。
遗憾的是,樊奕泽很清楚,英国人不会如此愚蠢,否则的话,早在爪哇海海战之后,英国人就已经派出舰队了。
考虑到方方面面,樊奕泽甚至都做好准备迎接这个世界全面的抵抗,不过他也清楚,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首先一个德国,目前是中心是在欧洲,对比全球的利益,远东的这里的利益,德国随时都可以哪来交换,更别说与英国联合起来了。
一切以实力来说话,没有实力,什么都做不了。
哪怕樊奕泽逼着全世界都和自己多对,估计也没有几个国家敢真正参与实际行动。
正如樊奕泽预料中的那样,当使馆区的有线电报通讯能力恢复了之后,威明顿马上就向国内发出了一封长长的电报。
电报的内容,不但将自己见到听到的所闻,都详细交代清楚,更将樊奕泽的态度也明确传回国内。
收到这个消息时候,已经是几个小时之后了,在英国首相内阁成员开始上班的时候,这个消息震惊了整个唐宁街十号。
相距一年多之后,首相贝尔福再一次因为樊奕泽这个人,召开了内阁全体会议。
樊奕泽突然进攻日本,虽然没有直接对英国造成伤害,但是从战略层面上来说,此事的严重性超过上次远东舰队全部覆灭的程度。
英国历来把俄国看作同它争夺远东利益的对手。英日同盟的根本利益,在于英国企图假手日本阻止俄罗斯在远东的利益扩张,同时也为了打击俄罗斯和法国的传统联盟。
在威明顿传回来的消息中,明确证实,俄罗斯第二太平洋舰队被日本联合舰队全歼,但是日本联合舰队也被樊奕泽麾下的舰队彻底消灭。
从这一点上,英国人完全占据了日俄战争之后最大的战略利益,然而没了俄罗斯在远东的力量,可是多出了樊奕泽这个更加危险的对手。
此前,英国在选择继续支持日本对俄罗斯开战的时候,也充分考虑到樊奕泽的存在。
如果日本能够打败俄罗斯,那英国将继续加大对日本的支持,然后用来制衡樊奕泽。
也是基于这个目的,英国也将与樊奕泽相关的大量情报,全都事先交给了日本海军。
希望日本海军能够警惕,或者让日本海军知道,在远东,就算日本打败了俄罗斯人,还有更加危险的对手樊奕泽。
这是为了让日本离不开英国,同时也是为了坚定双方结盟的稳固。
而日俄战争开始一年来的表现,让英国山上下都十分的欣喜,日本人出乎预料的战斗力,让英国人十分的满意。
甚至英国首相内阁,都已经做好新一轮对日本支持的计划了,英国将会尽可能帮助日本快速从战后恢复过来,为此英国已经做好包括直接提供数亿英镑战后贷款的计划。
结果,美好的计划,在这封电报到来之时,全都化为了泡影。
以日本几乎耗尽国力的情况下,就连天皇和日本内阁都成为了樊奕泽的阶下囚,日本拿什么抵抗樊奕泽的侵略?
最令人担忧的是,樊奕泽麾下的部队,已经在九州岛和东京成功登陆,并且樊奕泽麾下的舰队,甚至已经强大到连英国皇家海军都无法战胜的程度。
这封电报,可以说是英国有史以来,收到的最大噩耗。